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回顾我军历史,是一部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历史,也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坚守初心本色、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辉煌篇章。人民军队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延安精神的哺育和滋养。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指挥下,用延安精神确立信念,以延安精神激动斗志,形成了强大的政治优势,产生了强大的战斗力量,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夺取了土地的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军把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作为教育部队、哺育官兵的精神谱系,使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优良传统,出色地履行了使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在新的历史时代,人民军队要保持初心本色,落实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方针,建成世界一流的军队,仍然离不开延安精神这一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弘扬延安精神,多次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继承和挖掘延安精神这个宝藏,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推进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中,人民军队要遵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和要求,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教育部队,引导部队赓续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铸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打牢听党指挥的政治根基。
一、人民军队是一支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具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队伍,延安时期我党我军确立的崇高理想信念,依然是我军不变的灵魂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也是人民军队必须坚守的政治灵魂和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我党我军面临着各种极度困难,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对敌斗争和革命事业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延安却成为成千上万有识之士景仰、向往和奔赴的精神家园。无数英雄模范为此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理想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坚守。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成为那一时期广大党员和部队官兵的最高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军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各种侵蚀和干扰因素严重影响着政治建军和改革强军。面对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人民军队要坚守我党我军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固本定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正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从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指示和论述中,看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领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红线。从而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讲政治,讲党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党委的指挥。
二、人民军队是一支永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队伍,延安时期我党我军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然是我军不变的主旨和任务
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宗旨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永恒的主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郑重地阐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延安时期确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我们党百年伟业之中,同时也贯穿于人民军队95年的辉煌历史之中,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广大官兵前赴后继、英雄斗争。延安时期党和人民军队唯一的旗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依靠的力量是人民大众,坚持的是“兵民是胜利之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宗旨,我们党和人民军队才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打牢了革命战争胜利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时代,人民军队要保持初心本色,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用习近平主席的有关论述教育部队,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心”的深刻内容。紧紧围绕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确立军队建设的目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忠实履行使命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
三、人民军队是一支不畏艰难困苦的队伍,延安时期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是我军必须坚守和传承的优良作风
延安时期,我党我军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是激励我党我军战胜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采访时,看到毛泽东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服,看到朱德用马尾巴做的牙刷,看到彭德怀用降落伞布缝制的背心,看到了部队在南泥湾大生产中创造的奇迹把烙上艰苦奋斗印记的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称之为一支“神奇的队伍”,并惊叹,虽然衣衫褴褛,缺枪少弹,但具有“东方魔力”,闪烁着“兴国之光”。人民军队这种“嚼苦成甜”和“虽九死其忧未悔”的忠贞信仰,已经融入了我军官兵的血脉。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军建设的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装备今非昔比,训练生活保障也更加有力。在这种情况下,官兵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贪图安逸的思想,最容易丢掉的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因此,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是人民军队永恒的课题。习近平主席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部队,引导各级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把有限的经济力量用在改革强军的刀刃上,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部队的革命的、正规化的现代化。
四、人民军队是一支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的队伍,延安时期形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依然是我军提高战力、敢打必胜的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军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面临的作战对手是全新的,一旦战事起,必然是与强敌交手,而且可能会与多国、多方敌强交手。不畏强敌、敢打必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仍然是我军的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延安时期,我军在装备落后、各种保障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正是凭着敢打必胜的信念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强敌。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用小米加步枪与装备精良和异常凶恶的日军交手,在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斗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中,打得日寇狼狈不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典型战例。抗美援朝,我军与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也是凭着不畏强敌、敢打必胜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打服了敌人,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我军战史的实践证明,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习近平主席指出:“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我军的座右铭”。在新的历史时代,尽管战争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流血牺牲在所难免,有时战争还会相当残酷。我军要圆满履行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任务,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赓续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赓续不畏强敌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锻造出能打仗、打胜仗的英雄军队,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 林化增 系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陕西省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陕西省渭南军分区原政治委员)